4月9日至13日,黃梅戲《大清名相》將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上演。該劇由安徽省安慶市黃梅戲藝術劇院創排,是以黃梅戲經典劇目《六尺巷》的后續故事為題材創作的新戲,講述三朝元老張廷玉整治吏治、嚴懲貪官的故事。
《大清名相》創作團隊介紹說:從六尺巷走出來的一代名相張廷玉,一生歷侍康雍乾三朝,為官50年不犯錯,還與朝廷的腐敗邪惡勢力進行了堅決斗爭。值得一提的是,該劇并非是一出世俗意義上的清官戲,而是求索為官之道,試圖從哲學的高度探尋一個三朝元老的內心情致:何時該進,何時該退;什么能說,什么不能說,什么頂著身家性命也要說;什么該讓,什么不讓。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指出:“如果說歌劇《白毛女》體現了中華民族解放時期所呼喚的時代精神,那么在當前中央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和強力推進反腐的大背景下,《大清名相》主角張廷玉身上所展示出的為官之德、政治智慧和家國情懷等,也可被視為新時代黨員領導干部所應有的政治擔當和道德追求。”
《大清名相》自2015年8月首演以來,已經在安徽、廣東、海南等地巡演近20場!洞笄迕唷穮R聚了內地一流的創作班底,在傳承黃梅戲傳統藝術表現形式基礎上,吸收了京劇、話劇等多劇種藝術形式。該劇由國家一級編劇余青峰執筆,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主任盧昂執導,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黃新德、王琴擔任主演。
六尺巷,安慶桐城的一條寬六尺、長不足百米的小巷。然而,這卻是一條有故事的小巷。據傳,桐城吳家與張家為了一塊宅地,爭執不休。無奈,張家人向在京城當宰相的張英馳書求助。誰料想,張英的態度很明朗,不就是一塊宅地嗎?讓!張家吳家因為一個“讓”字化解了矛盾,還因此互相感化,合修了一條巷子,后人美其名曰“六尺巷”。至今,巷口一塊巨石上,鐫刻著清朝宰相張英的一首膾炙人口的打油詩: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