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歌劇”《文成公主》驚艷梅蘭芳大劇院作為第四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參演劇目之一,由西北民族大學排演的四幕教學歌劇《文成公主》10月20日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激情上演。該劇贊美了真摯、崇高的愛情,歌頌了民族團結親近、和諧興邦的中華文明,整臺演出恢弘的氣勢、嚴謹專業的藝術水準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博得陣陣喝彩。
第四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由全國政協京昆室、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局共同主辦,西北民族大學推出的教學歌劇《文成公主》是本次會演唯一一臺出自高等院校的作品。
文成公主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中華祖先們的這種博大智慧確實帶來了和平與發展。該劇的構思高屋建瓴,先由示意雙方邊界武裝沖突的《序幕》切入,刀光劍影之后,在反思戰爭的低落情緒下松贊干布昏昏睡去。夢里,他到了一處仙境得見仙女公主指點迷津,與之一見鐘情,恍然大悟,遂派使臣前往大唐尋覓。接著的《華麗的熱情》、《復雜的親情》、《難舍的鄉情》、《偉大的愛情》四幕戲,從不同側面描寫唐蕃“和親”之過程。這是一部大氣而優美的正歌劇,劇中歌詞文白相間,音樂創作將中國民族音調風格與西洋歌劇的音樂格局相參照,非常有特色。
作品稱“教學歌劇”,是因為它是高校音樂學院的專業教學成果。《文成公主》是西北民族大學自己的聲樂人才、自己的交響樂團、自己的合唱團、自己的導演,260多名師生一道完成舞臺呈現的。編劇、作曲、指揮等皆為與學校有教學關系的兼職教授。從立項組稿至今,歷時整整十年。
歌劇是演故事的綜合性藝術行為,必須在舞臺上進行,故稱“舞臺教學”!拔枧_教學”理論是西北民族大學的首創,現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名譽院長、著名音樂學家李曙明教授的《“舞臺教學”簡論》讓人耳目一新。他認為,“舞臺教學”是以“課堂教學”為堅實基礎的,并作為“課堂教學”之延伸升華的直接面對各類藝術觀眾、或以直接面對各類藝術觀眾為目的的在標準劇場舞臺,或準標準劇場舞臺之‘四維’時空(時間一維加空間三維 )中所進行的師生同時在場的創造性、靈感性、功能性、實踐性的樂舞教學之螺旋循環進動流程的相對‘終端’環節和最高存在方式。
西北民族大學的《文成公主》與眾不同:除了管弦樂伴奏譜,還有一份專門寫作的鋼琴伴奏譜;學校讓更多的本科生、研究生乃至教師得到夢寐以求的歌劇舞臺鍛煉和與交響樂隊合作的機會;舞臺表演吸收了戲曲的一些手法,表明了一種中國歌劇模式的意識理念;師生同臺,對課堂教學進一步切磋,教學相長。
歌劇因其創作的特殊要求而具有相當難度,所以世界上許多國家將能否創作與欣賞歌劇藝術看作是衡量文明素質的一個標準。西北民族大學勇敢而富有藝術見地地創作出歌劇《文成公主》,既體現了這所大學具有較高層面的教學理念和宏觀藝術把握能力,也對外展示了學校音樂學院與舞蹈學院目前達到的藝術水準與實力。一屆屆學生都會畢業離校走上他們的人生道路,一部好的藝術作品卻會歷經時光的洗禮而日臻完善、長久流傳。
早在2013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上,西北民族大學的這部歌劇曾在閉幕式演出,獲得特別金獎,引起轟動。中國音樂學院院長趙塔里木認為,西北民族大學結合教學排演歌劇的做法“在全國具有示范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