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紀念日,國家京劇院選擇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宣布,現代京劇《西安事變》將于10月12日至15日在梅蘭芳大劇院上演,以京劇形式再現中華民族一致抗日的偉大歷史。
“西安事變”是中國抗戰史中至關重要的一筆,如何將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呈現在京劇舞臺上,對國家京劇院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挑戰。為此,他們不僅集結了劇院最強演出陣容,還對外拋出繡球,邀請著名編劇孟冰執筆,著名導演婁迺鳴與資深京劇導演孫桂元共同執導該劇。國家京劇院副院長于魁智將在劇中飾演少帥張學良,北京京劇院演員朱強飾演周恩來,李勝素則將出演宋美齡。
為充分還原歷史,編劇孟冰曾在13天時間里閉門謝客,廢寢忘食,閱讀了40本有關西安事變的書籍和資料。隨后的創作過程,歷時8個多月,易稿十余次,經過與專家學者、主創主演的反復斟酌,終于打磨出了如今的最終稿。
談到自己的創作過程,孟冰至今心潮澎湃,“通過看書,我仿佛在跟這些歷史人物進行著心靈的對話、碰撞和交流,我非常能理解他們。我也有過年輕的時候,也經歷過那樣一種熱情,一種沖動,一種奔放,一種爆發。當時,張學良才35歲,楊虎城大他幾歲,他們也是時代的年輕人。我特別愿意去展現,在大的歷史變遷面前,他們那種對民族的感情、激情,那種豪氣萬丈、熱血擔當的精神。”
導演婁迺鳴則認為,現代戲無法使用傳統京劇的很多表現手段,因此要從細節入手去突破。例如,為體現蔣介石被追擊時的狼狽,演員王越說臺詞時手要微微抖動,但幅度不能太大,這樣既能體現一個人在危急情境下的本能反應,又能表現蔣介石因身份顧忌而具有的心理狀態。
飾演張學良,對于魁智來說是冥冥中的一種緣分。早在1993年,于魁智隨劇院首次組團赴臺灣演出,張學良便一連看了6場,并連連稱贊他唱得好。當其得知自己跟于魁智還是沈陽老鄉后,更是激動不已。后來,張學良95歲大壽時,家人幾經周折聯系到于魁智,請他遠赴美國為張學良的壽宴獻唱。那次,在張學良盛情挽留下,于魁智等人在美國停留了7天,而張學良每晚都如約趕到親友家聽他唱戲。
“張將軍是位傳奇人物,也是位平凡、真誠的長者。”于魁智回憶說。22年后,終于得以在自己熟悉的舞臺上詮釋心目中的張學良,相信他會比別人更多一份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