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小紅帽票務平臺 > 行業新聞 > |
|
|
“京劇大碼頭”再出大手筆 |
|
|
時間:2015.08.19 作者:梅蘭芳大劇院網站管理員 點擊:2740次 |
|
|
“臨行喝媽一碗酒,渾身是膽雄赳赳……”昨晚的洪山禮堂,臺上演員唱腔醇厚、盡展技藝,臺下觀眾低聲唱和、陶醉其中。
現代經典《紅燈記》承載了共和國幾代人的記憶。當晚演出的《紅燈記》,是省京劇院與國家京劇院今年結對共建的重點合作項目之一。
國家京劇院負責人介紹,《紅燈記》在國家京劇院的幾代人中傳承,充分體現了京劇藝術之旅的精益求精。在國家京劇院,從第一稿磨礪出首演定稿,到之后的“樣板戲”,拂去歷史的塵埃,一本一本的《紅燈記》修改版真實地記錄了劇本的打磨過程,體現出一代一代的京劇人對于這部作品近乎極致的藝術追求。國家京劇院的《紅燈記》從原排的李少春、錢浩梁、劉長瑜、高玉倩,到第二代李文林、耿巧云、呂慧敏、袁慧琴,再到張浩洋、張譯心、徐暢、畢洋、譚曉令等,已經傳承了三代。
省京劇院本次演出的《紅燈記》,是國家京劇院的標準版。由國家京劇院選派導演孫桂元執導,當年曾參與創作并演出了《紅燈記》的著名導演孫桂元,對省京劇院的演出班底精心指導,就人物的姿勢、神態等進行具體指導和規范。戲中,李鐵梅由新摘得梅花獎的萬曉慧飾演,李奶奶由省京劇院的名角老旦易艷飾演,她們專程赴京由著名表演藝術家劉長瑜、王晶華等一對一親授學戲。整個劇本、音樂、唱腔和舞臺調度,都是執行的標準版。國家京劇院還將音樂總譜及MIDI制作、燈光舞美設計圖等提供給省京劇院,以保證復排的《紅燈記》原汁原味。昨晚的演出陣容齊整,省京劇院的文華表演獎、梅花獎得主裴詠杰、王小蟬、萬曉慧,以及易艷等一批骨干演員悉數登臺表演。
湖北是京劇的發源地之一,作為京劇重鎮,武漢觀眾不僅熱情而且懂戲。“中州韻、湖廣音”令人癡迷,“漢口江岸鬧工潮”唱詞更讓江城觀眾親切。觀眾對李玉和、李鐵梅、李奶奶、鳩山等劇中人的形象了如指掌,對“我家的表叔數不清”“臨行喝媽一碗酒”等唱段更是記憶猶新。
導演孫桂元說:“作為一個歷史時期產生的經典,也是十年磨一劍的精品,值得現代京劇界學習、傳承!爆F場觀眾表示,那高高舉起照耀方向的紅燈,從京劇舞臺走進觀眾心靈,指引著我們“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今年6月,國家京劇院與湖北省京劇院在京簽訂結對共建合作協議。國家京劇院與湖北省京劇院自此開展一系列深度合作,進行結對共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