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白蛇傳》 國家京劇院供圖
為慶祝建院70周年,2月15日,國家京劇院在梅蘭芳大劇院舉行“春秋的回響”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帶觀眾領略戲曲藝術的魅力。
“春秋的回響”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以“春華秋實”“百花齊放”“京韻悠長”3個篇章呈現。京劇器樂聯奏《百花滿園迎新春》為整場演出營造了歡快的氛圍。青年藝術家付佳、張蘭、郭霄、杜喆、張佳春、李博、王越、田磊分別登臺,為觀眾帶來了《白蛇傳》《楊門女將》《謝瑤環》《漢宮驚魂》《紅娘》《瘦馬御史》《鍘美案》《野豬林》等經典劇目選段,將京劇韻味展現得淋漓盡致。
多位地方戲藝術家也在演唱會上亮相。河北梆子名家王洪玲帶來的《洪湖赤衛隊》選段《自從來了共產黨》,高亢激昂,盡顯河北梆子的豪邁大氣;昆曲名家魏春榮的《牡丹亭》選段《原來姹紫嫣紅開遍》,婉轉悠揚,如潺潺流水,將昆曲的細膩柔美展現得入木三分;秦腔名家李梅的《五典坡·大登殿》選段《金牌調來銀牌宣》,粗獷豪放,充滿濃郁的西北風情;豫劇名家李樹建的《清風亭》選段 《奴才全將良心昧》,情真意切,令人動容,將豫劇的質樸與深情演繹得淋漓盡致;川劇名家沈鐵梅的《李亞仙》選段《何人見我那心上人》,以其獨特的高腔唱法,讓觀眾領略川劇的魅力。
“京昆藝術緊密相連,許多京劇名家都曾研習昆曲劇目。對我來說,這次演出是一次寶貴的學習與交流的機會。”魏春榮說,從現場觀眾的反饋中,她深感傳統戲曲已經在年輕人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此外,京劇名家耿巧云、胡文閣、江其虎、陳淑芳、趙秀君、宋小川、李海燕、杜鎮杰、張慧芳、袁慧琴、楊赤、張建國等也紛紛登場,帶來《紅燈記》《麻姑獻壽》《白門樓》《紅色娘子軍》《狀元媒》《柳蔭記》《鎖麟囊》《捉放曹》《蝶戀花》《李逵探母》《九江口》《大漠蘇武》等經典劇目選段。他們的表演爐火純青、唱念俱佳,把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國家京劇院院長王勇表示,在慶祝建院70周年的重要時刻,選擇與有代表性的劇種合作演出,不僅是為了表達真摯的祝賀,更是因為這些劇種與京劇的起源有著深厚的淵源。昆曲作為“百戲之祖”,對京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腔、豫劇等劇種,也對京劇的誕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這樣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華戲曲文化。此外,本次演出還向為京劇發展作出貢獻的歷代藝術家致敬,并展示了國家京劇院青年人才的發展潛力。
“如今文化自信之風愈發強勁,京劇以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現了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和中國人的精神特質,這也正是京劇深受觀眾喜愛的原因。”王勇表示,國家京劇院將繼續傳承前輩名家的優良傳統,踐行藝術為民,堅持崇德尚藝、守正創新,讓京劇藝術持續煥發時代光彩,為繁榮文藝事業、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力量。
據了解,“國家京劇院建院70周年”系列演出將貫穿全年,演出劇目既有國家京劇院創排的經典劇目,也有劇院近年新創、復排的優秀保留劇目。2月15日至4月28日,在梅蘭芳大劇院舉辦的院慶首輪14場演出,除“春秋的回響”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外,還涵蓋眾多經典劇目與現代之作,包括京劇《大鬧天宮》、京劇全本《將相和》、京劇《謝瑤環》、京劇青春版《楊門女將》、京劇《春草闖堂》、現代京劇《紅燈記》、現代京劇《蝶戀花》、京劇《白蛇傳》、京劇《五女拜壽》、京劇《孟麗君》、現代京劇《平原作戰》、京劇《滿江紅》、京劇《太真外傳》,向觀眾展示新時代京劇藝術的風采。同時,以“我的70年”“我和我的劇院”為主題的星光讀書會、老藝術家“回家儀式”、新一輪拔尖人才培養對象遴選、編寫出版京劇考級教材等多項院慶活動也將在今年陸續推出。(本報實習記者 王偉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