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漢明妃》《伍子胥》
京劇《漢明妃》
演出時間:2022年8月5日 19:30
演出地點:梅蘭芳大劇院
演出票價(元):380 280 180 100
演出介紹:
京劇《漢明妃》
尚(小云)派傳人 尚慧敏,藝術指導、親授
藝術顧問:尚長榮、李勝素
助 教:張 玲
舞臺總監:脫志國
京劇《漢明妃》又名《王昭君》《青冢記》,是京劇大師尚小云的代表作,該劇講述了漢元帝后宮美女王嬙(昭君)因不肯賄賂畫工毛延壽,被畫為丑狀。導致漢元帝不加召幸,于是昭君彈琵琶自嘆,最終被元帝發現昭君之美,立為明妃,欲斬毛延壽。毛逃亡匈奴,獻明妃畫像,匈奴發兵向元帝索明妃。最終元帝割愛送妃和親。明妃至匈奴約三事、斬毛延壽的傳奇故事。
演員表
劇中人 扮演者
王昭君…………潘月嬌
漢元帝…………馬翔飛
毛延壽…………胡 濱
馬 夫…………王 超
王 龍…………王雪松
王朝珊…………韓富超
單于王…………劉魁魁
鄭仁德…………劉 孟
張 槐…………張加楊
張守信…………危佳慶
宋顏昭…………劉 壘
魯 成…………衛芃宇
虜 王…………馬敬帥
梅 香…………劉梓嘉
司鼓:王鷺雨
操琴:馮震宇
劇 務:劉搏
排練組:危佳慶 武智
樂 務:王力川
字幕:高珊
統籌:王好強
尚慧敏藝術簡歷
京劇尚派表演藝術家尚慧敏,國家一級演員、尚派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出身京劇世家,為京劇藝術大師尚小云先生之長孫女、名武生尚長春之女,1948年2月生于北京。
尚慧敏老師嗓音高亢明亮,扮相端莊,表演穩重大方,10歲起隨祖父尚小云先生學藝,后師從尚長麟、孫榮蕙、吳素秋、李喜鴻、董玉苓,小趙嘯瀾等尚派名家,多次到全國各地演出,并參加了歷次紀尚小云的演出活動,2004年還出訪捷克等國家演出多場,深受好評。
2013年12月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辦了個人從藝55周年專場演;2015年12月在中國戲曲學院大劇場舉行了“紀念京劇大師尚小云先生誕辰115周年”專場演出;2018年1月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與京劇藝術家康萬生先生共同舉辦了舞臺生活60年演唱會;2018年12月帶領學生們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舉辦了舞臺生活60年個人演唱會;2019年5月在北京三慶園劇場舉辦了尚派藝術個人演唱會;2020年12月,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舉辦“紀念尚小云先生誕辰120周年”專場演出,演出了尚派名劇《乾坤福壽鏡》《王寶釧》,深得業內專家及廣大觀眾好評。
內外行公認她唱做都很有乃祖風采,很好的繼承了尚派的表演和演唱特點,能勝任很多高難度唱段,戲路寬廣,尤以文戲最為突出。其代作有《乾坤福壽鏡》《四郎探母》《玉堂春》《三娘教子》《大保國》《二進宮》《穆柯寨》《紅鬃烈馬》《汾河灣》《打青龍》《雙陽公主》等。
現任中國戲曲學院客座教授、優秀青年京劇演員研究生班導師。除進行少量示范演出外,主要從事尚派藝術教學工作,先后在中國戲曲學院、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院、上海京劇院、沈陽京劇院、黑龍江京劇院、湖北京劇院、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等院團教學。
潘月嬌藝術簡歷
潘月嬌,國家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工武旦、刀馬旦。2002年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首屆中國戲曲學院流派班學員,第六屆中國京劇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北京市西城區人大代表。曾多次隨團出訪俄羅斯、英國、意大利、日本、埃及等國家,以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演出國家京劇院經典傳統劇目,并擔任主要角色。
師從:于玉衡、楊秋玲、劉琪、尚慧敏、譙翠蓉、宋丹菊、趙乃華、劉長瑜等老師。
獲獎情況:
2004年文化部舉辦第四屆中國戲曲節(武戲擂臺賽)中,榮獲集體金獎。
2005年第五屆CCTV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銀獎。(武旦組)
2010年獲得中國國家京劇院“感動劇院十佳人物”。
2012年第七屆CCTV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金獎。(武旦組)
擅演劇目:
《扈家莊》《戰金山》《虹橋贈珠》《昭君出塞》《打店》《小放牛》《竹林計》《青石山》《宋江殺惜》《盜草》《金山寺》《小上墳》《八仙過!贰队锡垜蝤P》《湘江會》等。
京劇《伍子胥》
圖片
演出時間:2022年8月6日 19:30
演出地點:梅蘭芳大劇院
演出票價(元):380 280 180 100
演出介紹:
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京劇希望之星助推培訓計劃
入選演員第二階段學習成果匯報演出
京劇全本《伍子胥》
藝術指導:于魁智
(文昭關、浣沙計、魚藏劍、刺王僚)
伍員投吳,因昭關畫圖緝拿,不敢過關。遇隱士東皋公,藏之于家,一連七日,伍員心內憂愁,鬢發皆白。東皋公使已友皇甫訥喬扮伍員,假作出關,先被官吏擒獲,伍員乘隙逃出昭關。又遇大江阻路,幸遇漁丈人相助,渡之過江。伍員贈劍,并囑漁丈人勿泄,漁人投江。伍員渡江后饑餓乏食,路遇浣紗女乞食,女進食后亦因伍員囑勿泄露,投江明志。伍員逃至吳國,訪知專諸孝義雙全,乃與結拜 。又吹簫乞食,遇公子姬光,光本吳王之子,吳王死的后,本應嗣位,而姬僚仗勢自立為王。姬光為求復位,素聞伍員智勇, 收為賓客,并薦專諸于姬光,用魚藏劍刺僚。
演 員 表
劇中人 扮演者
伍 員…………劉 壘
姬 僚…………王 越
東皋公…………馬翔飛
姬 光…………韓富超
浣紗女…………呂耀瑤
皇甫訥…………劉 孟
漁丈人…………王 玨
專 諸…………胡 濱
牛 二…………陳國森
米南適…………劉魁魁
專 妻…………高 翠
家 童…………楊 歡
司鼓:王曉瀚 王鷺雨
操琴:康長升 馮震宇
舞臺監督:劉 搏 脫志國
劇務:楊 歡 危佳慶
樂務:王力川
字幕:高 珊
統籌:王好強
于魁智藝術簡歷
圖片
于魁智,回族,京劇表演藝術家。中國國家京劇院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曲學院藝術總監、京劇系主任、第七屆青年研究生班主任、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61年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1972年考入沈陽京劇院學員班,1978年畢業,同年9月考入中國戲曲學院,1982年畢業后進入中國京劇院(現國家京劇院)工作至今;1998年進入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學習,2001年畢業。師承黃云鵬、楊元詠、葉蓬、李世霖、王世續、何金海、孔雁、劉福生、李鳴盛、茹元俊、祝元昆等前輩藝術家。2009年,拜戲曲教育家葉蓬先生為師。
先后任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全國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文化部青聯主席。曾獲得第十二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華鼎獎暨中國演藝名人公眾形象評選(戲劇類)第一名、 “講好中國故事文化交流使者”、“大國非遺工匠文化大使”等多項殊榮。
長期堅持對京劇藝術執著追求,努力繼承傳統,不斷開拓創新,倡導強強聯合,力推精品佳作。代表劇目有《楊家將》、《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伍子胥》、《四郎探母》、《打金磚》、《野豬林》、《將相和》、《滿江紅》等經典流派劇目,并創作排演了《梅蘭芳》、《袁崇煥》、《走西口》、《赤壁》、《知音》、《西安事變》等新創劇目,形成了自己嚴謹規范、清新流暢、自然灑脫的表演風格。
1987年榮獲首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最佳表演獎;
1989年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
1991年榮獲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最佳表演獎;
1993年榮獲梅蘭芳金獎;
2003年榮獲中國金唱片獎;
2008、2016年兩度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
2010年榮獲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
2016年榮獲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
2017年榮獲第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2004年,首次將國粹京劇唱響在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金色大廳,開京劇藝術之先河。
多年來,足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并數十次率團赴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各國以及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演出,贏得海內外廣大觀眾的熱情贊譽,為傳播中華文化做出突出貢獻。
劉壘藝術簡歷
圖片
劉壘,國家京劇院一團優秀青年演員,工文武老生。師承張少春、葉蓬、陳志清、李崇善、陳國卿、陳曾堃、吳澤東、杜鵬、賈勁松、于魁智等先生。
曾榮獲全國戲曲院校京劇學生電視大賽金獎第一名。
常演劇目:傳統京劇《楊家將》《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伍子胥》《打金磚》《四郎探母》《紅鬃烈馬》《龍鳳呈祥》《將相和》《牧羊卷》《紅鬃烈馬》《珠簾寨》《擊鼓罵曹》《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武昭關》等;新編歷史京劇《絲路長城》《李逵與宋江》《帝女花》等;現代京劇《紅燈記》《智取威虎山》《西安事變》曾多次參加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大型演出活動,足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并多次赴英國、美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愛莎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以色列、巴勒斯坦、阿聯酋等國家,以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演出,為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用京劇藝術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做出積極貢獻。
更多演出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