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想未來的活動——鳳凰網與東風日產聯合主辦的第四季《尋找未知的自己》分享會,鳳凰網聯席總裁、一點資訊總裁陳彤、東風日產技術中心副中心長周鋒、國家一級編劇、作家劉和平及著名京劇演員王珮瑜來到現場,與同學們分享了他們對于未來文化形態的構想。
著名京劇演員王珮瑜以“花式傳播京劇”而逐漸為大眾所熟知,在活動現場,王珮瑜也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對京劇文化發展、傳播的心得體會,“京劇就是一個充滿創新突破和有這種吸收的基因,有能力的凝聚,才可以走到今天。”
迎合?引導?傳承的姿態還能更多元
主持人:今天聊到文化就說到中國文化,國粹京劇就不能不提。京劇從有到發展到現在,一直是以獨特的傳播形式在存在著。下面我們請王老師給我們聊一聊在文化沖擊下京劇會有一個什么樣的發展態勢。
最開始還是想問您的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對于京劇談不上喜愛,更談不上了解,所以您有沒有思考過傳承的根源它到底出了哪些問題?
王珮瑜: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生命周期,這個事兒我們作為一個京劇從業者,首先我是想的很開的,我從來不會說為什么你們都不看戲?因為所有的事物在歷史的進程當中,在它自己發展的過程當中會經歷高低起伏。所以大家不聽戲這個事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我們作為這個行業的專業的人,我們在舞臺上唱戲,大幕拉開,我們希望看到下面有年輕的觀眾,也希望有中老年的觀眾,甚至也希望有小朋友。我們希望京劇的生態,觀演的生態是一個特別健康的狀態。
主持人:對,其實我記得你曾經說過京劇其實是一個很好玩的事情,所以我們也經常會看到您在一些綜藝節目上,一些媒體的平臺上花式的推廣京劇。那您是從什么時候意識到京劇的這種傳統的傳播模式需要去突破,才可以吸引更多的不同年齡段的人來喜愛京劇?
王珮瑜:在我們的上一個時代,上上一個時代,再上一個時代,都是拉開大幕,底下坐的人要不就是某些大師的粉絲,要不就是資深的戲評者等等。
而今天我們不能夠假設粗暴的認為下面坐的人都是會聽戲,那怎么辦?
到底是迎合還是引導?
后來我發現還有很多種其他的方式。我覺得我們需要用伏下身子告訴大家應該怎么看戲,你跟著我的步調走你就知道京劇是什么。
因此我們就用了這樣一個標題黨:京劇是好玩的。京劇怎么好玩?請來,我告訴你京劇怎么好玩。
當然這樣一個周期已經過了四五年時間了,我們也在這個過程當中收獲了很多很多的新觀眾,新粉絲,我無論走到哪里,不管是演出、論壇、講座,但他們現在已經不僅僅是王珮瑜的粉絲,他們已經是京劇的觀眾,這是我們值得驕傲的事情。
主持人:其實我們剛才有小小的做了一個調查,平時會去看戲的朋友同學有多少,我們看到其實還有很多的同學對京劇沒有很了解,所以如果讓您今天去讓這些同學認識到甚至參與到京劇的過程中來的話,您會怎么做?
王珮瑜:各位同學,京劇是角的藝術,什么叫“角”?
每一個人都有心目中的偶像,可能是藝人,可能是藝術家,可能是作家,可能是你的大學的老師,甚至是你的學長,或者是你身邊的同學,你心中一定會有一個偶像。京劇就是上一個時代,在京劇最輝煌的時候,平凡的制造創作出偶像的這樣一個劇種。所以這個話題拿到今天來說一點也不陌生。
我想問一下,你們最喜歡的人是誰,就是不聽戲的人你們總有偶像吧。
比如梅蘭芳先生就是一個大IP,是在那個時候京劇最輝煌的時代,最紅的一個京劇演員,一直到今天,梅蘭芳紅了不說一百年也有八九十年。但是大家想一想,一個人能紅八九十年,紅幾百年,他只是一個偶像而已嗎?一定不是,所以背后站著的是他的作品,是他傳遞給所有人心目當中,最符合我認為的美的標準,所以我愿意追隨他。以及梅蘭芳先生代表的京劇審美,影響了后世一直影響到今天。
因此,京劇首先是角的藝術,再一個,京劇有非常非常好聽、好看、好玩的舞臺表演。
大家知道,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只是告訴大家在角的背后有非常有厚重的東西,有很質感的文化在里面,而這個文化不是口述,不是鞋,而是表演。而一般人可能更能夠親近于表演,所以京劇演員就很容易紅在那個時代。
但是到今天大家可能有更多其他的選擇,就不會覺得我可以看一場聲光電特別豐富的秀,我也可以看一場寂寞的京劇表演,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不一樣的,只是跟大家說京劇是角的藝術,看它的表演,最后看京劇有它的形式美,這個形式美講起來有很多很多。
所以我在做大眾的推廣跟傳播的時候,跟大家說你們不能認為京劇是慢的,是乏味的,我隨便掰開一個零件你們也會覺得這個原來是這個好玩,所以有機會我們可以跟大家做更詳細的介紹。
主持人:我們現場讓王老師給我們掰開一個零件好不好。
王珮瑜:京劇有很多值得被大家看得好的舞臺表演形式。舉個例子,京劇的唱和念,唱就是有伴奏的唱,念沒有伴奏,就是在舞臺上說話,每個人都要說話,但是為什么有一些人認為京劇是難懂的?
京劇有點聽不懂他在唱什么。是因為我們京劇的語言體系來自于湖廣音和中州韻。湖廣就是湖北省和交界的這一帶,中州就是河南、陜西、山西這一代,就是在我們中國地圖上的中原地帶,所以京劇的語言體系是來自于湖廣音和中州韻,湖北的音和河南的韻,這樣總結出來大家就知道了。
所以大家聽不懂京劇唱什么是跟語言的來源有很大關系。不要說你們不聽戲聽不懂唱戲的人在唱什么,我作為一個專業演員在聽我不會的戲的時候我也聽不懂,但是有關系嗎?
沒有關系,聽不懂無所謂,感受到它的美就可以。
舉個例子,我們說京劇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念白,有一種類型叫做引子,什么叫引子?就是一個人物第一次出場走到舞臺中央自報家門半句唱+半句念。比如有一出戲叫四郎探母,楊四郎思念家鄉,思念母親,所以他是這么打的。叫金井鎖梧桐,長嘆空隨一陣風……,表達他的內心情感,所以他的引子是這么念的。
這只是一個引子,剛才我看到很多同學有的在看手機,有的在打瞌睡,我這一嗓子出來紛紛就抬起頭來看我,這是什么?你覺得這是不是就是所謂藝術的力量。
主持人:沒錯。
王珮瑜:所以剛才這個是我們傳統京劇當中的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念白。我想現在給大家一個機會,就是后排這些同學從來不聽戲的,也不知道王珮瑜是誰的,也不知道京劇是什么的。但是你們平常總會說一些常用的網絡用語吧,會說一些口頭禪吧,可以現場你舉手我給你一個話筒,你說一下你的網絡用語或者你的口頭禪,我用京劇韻來告訴你我們京劇應該怎么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