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被撤檔的馮小剛電影《芳華》, 終于審核通過,與大家見面了。 可是你知道嗎? 在《芳華》背后,除了馮小剛, 還藏著一個絕對不是一般風騷的女人!
她曾經(jīng)是中國最美戰(zhàn)地女記者, 后來又長期潛伏在美國, 僅用一個眼神, 就把美國外交官迷得神魂顛倒! 她可以僅靠一支筆, 就讓馮小剛,張藝謀,陳凱歌, 李安,張艾嘉,陳沖,高曉松為之著迷!
幾年前,馮小剛找到她, 對她說: 你寫個文工團的故事吧。 于是,就有了如今的《芳華》。 讀《芳華》的故事點擊此處
高曉松曾說過: 她的文字顛覆了千百年來的套路。 甚至有人稱其: “翻手為蒼涼,覆手為繁華”。
如此有才華又令人著迷的女人, 她究竟是誰? 又是什么樣的女人, 可以徹底顛覆千百年的套路? 這個女人的故事, 真的是遠比她的小說還要傳奇!
她,就是嚴歌苓
1958年,她出生于上海, 祖父嚴恩春是個天才,16歲上大學, 25歲在美國就獲得博士學位, 是托馬斯·哈代的, 《德伯家的苔絲》的首版中文譯者。 父親則是著名作家蕭馬, 母親是一名話劇演員。的童年時期正值中國60年代, 狂熱的運動、嗜血的饑餓, 誰都難以逃脫時代的漩渦。她從小就愛看書,文革后停學在家, 是父親大量的藏書給了她遼闊的視域。 《彷徨》、《堂吉訶德》、《復活》…… 所有能想到的西方經(jīng)典小說, 都能在父親的書房里找到。
文革中,害怕會被牽連, 這些書不得不偷偷封存起來, 還有一部分,則被祖母拿去燒掉。 祖母一邊燒,她就一邊捧著書看, 還說:祖母你燒慢點,我還沒看完。
在同齡小孩以讀書為恥的時代, 她并不不隨波逐流。 后來隨著運動越來越烈, 人性的殘暴和陰暗, 也早早就暴露在了她的面前。 她的家被抄了,父親被停發(fā)工資, 發(fā)配到五七干校參加勞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