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連營的故事,千古風流的演繹,膾炙人口的佳話,作為國家大劇院打造的首部原創(chuàng)京劇,大型新編史詩京劇《赤壁》被譽為京劇舞臺上“令人新奇、耐人尋味、發(fā)人深思”的一部作品。
京劇《赤壁》故事凝練、唱詞優(yōu)美、唱腔動聽,引人回味。全劇截選六大經典歷史片段:銅雀興兵、舌戰(zhàn)群儒、結盟定計、泛舟借箭、備戰(zhàn)借風、火燒赤壁,使整個故事更加“抓人”。此外,《赤壁》唱詞更是精致、優(yōu)美、藏韻、留香。“舌戰(zhàn)群儒”70多句唱頂針續(xù)麻,一氣呵成;“泛舟借箭”,諸葛亮、周瑜、曹操各表胸懷、同時開唱;飲毒酒時,周瑜、小喬的對唱纏綿動人;諸葛亮“把酒祭江”的一段唱更是全劇點睛之筆,帶來了悠遠的意境。不同于以往京劇的“純粹寫意”,《赤壁》的舞臺創(chuàng)意充分、盡顯視覺奇觀。演出中,舞臺上“萬箭齊發(fā)”的借箭場面,“百面旌旗畫東風”的獨特構思,熾烈通紅的“火燒連營”,艨艟戰(zhàn)船的分崩離析,都帶來令人震撼的視覺沖擊,令無數(shù)觀眾鼓掌稱奇。

主創(chuàng) 總導演:張繼鋼 作曲:朱紹玉 執(zhí)行導演:石鴻圖 舞美總監(jiān)、舞美設計:高廣健 服裝設計:宋立 彭丁煌
燈光設計:王瑞國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曹操八十三萬水陸大軍南犯。消息傳來,東吳群臣惶恐,戰(zhàn)降不一,吳主孫權莫衷一是。 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陳述利害;周瑜謀略在胸,歷數(shù)勝算;小喬為靖國難,不惜挺身赴死……終于使孫權下定孫劉結盟,共御強敵的決心。 風云際會,赤壁鏖兵,英雄逐鹿,各領風騷。團結凝聚了力量,政治演化為智慧,軍事上升為藝術。 孔明周瑜,草船借箭,火燒連環(huán),百萬曹軍頃刻間灰飛煙滅。 孫劉聯(lián)軍歡慶勝利,諸葛亮卻獨立赤壁,酹酒祭江。 多少英雄浪淘盡,萬古長新是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