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尋找合適的機會,為觀眾提供更多獨特的戲劇體驗,而這一次,藉著一部講述梨園往事的作品,我們希望能夠在戲曲票友中尋找到與戲劇的交集。
2017年9月22日,由唐燁導演的北京人藝歷史大戲《關漢卿》就要將在首都劇場上演。對于建院六十五周年之際的北京人藝來說,這部田漢先生的舊作的重新上演,意義可謂是分外重大。《關漢卿》本是為了紀念關漢卿創作《竇娥冤》700周年而創作,時至今日,劇中所承載的戲劇精神于我們而言也同樣意義重大,而主人公關漢卿、朱簾秀的一腔心曲,也在本劇的主題曲《雙飛蝶》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北京人藝歷史大戲《關漢卿》演出中,昆曲名家魏春榮、李欣特意為本劇錄制了這一首《雙飛蝶》,老詞新唱,將戲曲應有的的溫婉與田漢譜寫的唱詞的奔放融為一體。
現在,我們將這段主題曲提前放出以饗觀眾,并宣布:“唱響梨園調,走近《關漢卿》”人藝粉絲戲曲唱段大賽開始!
《雙飛蝶》——魏春榮、李欣
將碧血,寫忠烈,
作厲鬼,除逆賊,
這血兒啊,化做黃河揚子浪千疊,
長與英雄共魂魄,
強似佳人繡戶描花葉。
學士錦袍趨殿闕,
浪子朱窗弄風月。
雖留得綺詞麗語滿江湖,
怎及得傲干奇枝斗霜雪?
念我漢卿啊,
讀詩書,破萬冊,
寫雜劇,過半百,
這些年風云改變山河色,
珠簾卷處人愁絕。
都只為一曲《竇娥冤》,
俺與她雙瀝長泓血;
差勝那孤月自圓缺,
孤燈自明滅;
坐時節共對半窗云,
行時節相應一身鐵;
各有這氣比長虹壯,
哪有那淚似寒波咽!
提什么黃泉無店宿忠魂,
爭說道青山有幸埋芳潔。
俺與你發不同青心同熱;
生不同床死同穴;
待來年遍地杜鵑花,
看風前漢卿四姐雙飛蝶。
相永好,不言別。
——《雙飛蝶》
“唱響梨園調,走近北京人藝《關漢卿》”戲曲唱段大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