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月12日電(記者蘇麗萍)京劇大師梅葆玖先生追思會12日在北京前門飯店梨園劇場舉行。知名主持人白燕升、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杰、劇作家張永和、譚派第七代傳人譚正巖、與梅葆玖合作過的丑角演員黃德華、梅蘭芳藝術基金會秘書長周鐵林、梅葆玖的助理葉金援、梅葆玖侄孫梅瑋等,分別回憶了梅葆玖的工作和生活往事。他們的講述,生動還原了梅葆玖閃光的舞臺藝術、執著傳承梅派藝術的敬業精神及謙遜平和的大家風范。
白燕升說,梅葆玖一出生就帶著他父親梅蘭芳的光環,但是慢慢地他有了自己的光環。他身上的光芒是溫柔的、敦厚的。“10年前,有一次我們從湖北回來,在火車上,他給我講做各種行業都要用心,不用心會出錯。他說,‘有一次一個主持人報幕,接下來請著名京劇藝術家梅玖葆先生為大家演唱《貴妃醉酒》,久保,哈哈,我成大桃了。這也說明我知名度不夠,還需要宣傳’。”他并沒有生氣,而是一笑置之,寬容而大度。
李恩杰回憶起1999年梅葆玖訪日演出的事情,“日本之旅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和美好的回憶,我們也跟梅先生和梅夫人建立了高度信任。2014年,我與梅先生共同策劃推動了紀念梅蘭芳誕辰120周年,重走梅蘭芳之路活動。我陪同梅先生到訪了許多國家和地區。梅先生始終把國家的利益和尊嚴放在首位。”
80歲的劇作家張永和與梅葆玖相識30年。他說:“梅葆玖曾說,‘我不是大師,我就是干活的,我爸爸才是大師’?伤ナ篮螅覍λ乃魉鶠橐约八麑﹦〉呢暙I進行了梳理,我覺得梅葆玖先生就是大師,并且是世界級的。為什么這樣說,因為梅葆玖先生全面繼承了梅蘭芳先生的梅派藝術,尤其是梅派劇目,無論是唱腔、表演還是塑造人物!
北京京劇院青年演員、譚派第七代傳人譚正巖憶起爺爺輩的梅葆玖對自己的提攜,十分動情!坝幸淮闻e辦一個公益活動,都是青年演員,媒體希望有一個有影響力的人參加,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梅爺爺,因為是小活動,他老人家會來嗎?我撥通梅爺爺的電話,沒有想到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與我合作演出《坐宮》。梅爺爺對我這個年輕后輩的支持,讓我終生銘記!
黃德華回憶起與梅葆玖演出《大唐貴妃》時的情形,認為他對梅派的京劇事業,盡到了忠孝兩全,并且使梅派藝術興盛到雙甲之年,繼續走出國門!霸1995年恢復梅團建制以來,他就提出要做到舊中有新,新中有根,這一原則,讓流失多年的梅派劇目發揚光大,得以流傳至今!
北京京劇院原副院長、梅蘭芳藝術基金會秘書長周鐵林曾是重建的梅蘭芳劇團副團長,他說建團之初,國家給60%的工資,要多排戲多演出才能維持全團的開銷。當時梅葆玖也是60多歲的人了,主動擔當挑梁,只要他出演,票房收益就高,但是他在分配勞務費上,卻和大家一樣,在他的感召下,梅葆玥、李玉芙、張學津等藝術家也不例外,一律200塊錢。
梅葆玖的助理葉金援說,翻開梅葆玖工作日程的日志,自己都感覺到不可思議。這些年梅葆玖除了西藏、內蒙古外,到過國內所有的省市,包括港澳臺。此外,赴日本5次,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各兩次,還去了法國、德國、英國、奧地利、韓國等國,這樣繁忙的腳步和活動,他做了很多的事,但是也可以說,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推動中華民族文化和中國京劇梅派藝術走向世界。
梅瑋在回憶了玖爺的一些生活趣事后說:“我覺得現在梅派已經成為一個大眾的梅派,包括梅葆玖先生收的弟子,他們都是梅派的中堅力量。我現在也在從事梅派藝術的研究和宣傳工作。我覺得玖爺爺最想看到的是我們把他沒有做完的事情做完,看到中國的京劇和梅派藝術在世界發揚光大,這也正是我們要做的! |